起诉被告名字有误,该生效判决如何处理/王妙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4 02:28:01   浏览:952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起诉被告名字有误,
该生效判决应如何处理

王妙龙 曾春红

2001年5月27日和7月26日,王全平两次到邓罗康开办的商店购买建筑材料,共赊欠货款8588元,并出具了两份欠条,欠条上署名很潦草。经多次催讨无果,邓罗康遂将“王全平”误为“王金平”,于2003年5月26日将“王金平”告上法庭,要求“王金平”偿还欠款。经审理后,法院依法缺席判决“王金平”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付清货款8588元。判决生效后,法院依原告邓罗康的申请,对“王金平”实行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原告称起诉被告的名字有误,应为“王全平”。
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三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应用裁定的形式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将“王金平”纠正为“王全平”,再行执行。理由是:本案起诉被告确有其人,事实认定及适用法律均无错误,只是误将“王全平”写为“王金平”。依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1款第(七)项规定,判决书中的笔误应用裁定的形式补正。故本案只须原告作出笔误的说明,在法院审查属实后,裁定补正笔误,再行执行,这样既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大大地节约了诉讼成本。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同时应中止原判决的执行。理由是:由于本案被告有误,依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既然法院已经发现了被告的错误,故应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同时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条规定,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作撤销案件处理,终结执行。理由是:本案被告“王金平”不存在,也即“王金平”并不欠原告的货款,与原告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故本案的判决已无实际意义,也不存在被执行的对象,依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第(二)项规定,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人民法院应裁定终结执行。 
笔者认为,处理本案的关键在于认定本案的错误是实体错误还是形式错误。如为实体错误,包括事实认定错误和适用法律错误,则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本案被告王全平欠原告货款属实,有王全平出具的欠条为证,欠条上署名为“王全平”,只是字迹太潦草,原告才将被告“王全平”的名字误认为“王金平”,而且被告的家庭住址也没有错误,可见“王全平”与“王金平”实为同一人,法院依认定的事实依法判决被告还款亦无不当。既然本案不存在实体错误,那么不宜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1条规定,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或提审的案件,由再审或提审的人民法院在作出新的判决、裁定中确定是否撤销、改变或者维持原判决、裁定,由于不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也就无从谈撤销案件,终止执行。
如上分析,本案不属于实体错误,那么是否就可适用裁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呢?首先我们须明白何为“判决书中的笔误”。笔者认为,所谓“判决书中的笔误”,是指在判决书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以及判决结果均不存在错误的前提下,因承办法官在制作判决书时,因疏忽大意或其他的原因而导致个别字的错误,该错误不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本案虽因原告的过失导致被告的名字有误,从而直接导致判决书被告的名字错误,但亦应属“判决书中的笔误”。虽然该判决书已生效,但法官仍可依法用裁定的形式进行补正,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中的判决书须生效,而且法院裁定亦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无论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司法效率考虑,笔者认为第一种意见较为妥当。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长江下游分道通航规则》(送审稿)的批复

交通部


关于《长江下游分道通航规则》(送审稿)的批复

1995年6月8日,交通部

长江航务管理局:
你局《关于“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送审稿)的报告》(长航安〔1995〕220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送审稿)。请你局按照本批复的有关意见修改后,由你局发布实施。
二、“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发布实施,是治理长江下游航行秩序,扭转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局面的重要举措,是实施“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又紧。做好实施工作,关键是要落实到每艘船舶、每名船舶驾驶员。因此,请你局将“规则”的实施作为长江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抓好。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要抓紧完成“规则”涉及的“分道航行图”、“分道航行指南”等技术资料的编制;分层次对管理人员和船员进行培训;利用各种宣传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深入广泛的宣传贯彻活动;协调好港监、航道、通信导航等部门的工作关系;调整好现场监督力量,安排好通讯、航标设施配置等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三、鉴于该“规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而制定的,其核心是船舶航路规范,也是其航行原则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在“规则”附则中应增加一条,即“在适用本规则时,凡涉船舶避让原则、避让行动,均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
今后,在进行内河船舶船员考试中,应增加该“规则”的有关内容。
四、沿江各省(市)交通厅(局、办),要按照长江航务管理局对实施该“规则”的安排,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供有关技术资料,特别要认真及时地组织、安排对管理部门、有船单位及船员的学习、宣传和培训等工作。
各有船单位要协同配合管理部门做好对船员的宣传、学习和培训工作。

附: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宗旨与依据
为改善长江下游水上交通环境,维护交通秩序,防止水上交通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
(一)除本条(二)项规定的情况外,凡行驶长江下游水域(上界:右岸武昌汉阳门轮渡码头与左岸汉阳晴川阁的联线;下界:右岸浏河口浏黑屋与左岸崇明施翘河信号杆的联线)的机动船舶,均应遵守本规则。
(二)下列船舶因工作需要可不按本规则规定的航路行驶:
1.正在执行公务的船艇;
2.在核定水域内在航施工的工程船;
3.进行海难救助的船舶;
4.经长江港航监督机关批准的船舶。
第三条 定义
(一)“分道通航制”指根据航道条件,采用适当的方法建立通航分道,旨在隔开相反船舶交通流的定线措施。
(二)“通航分道”指在实行分道通航制的航段中有一定界限供船舶单向行驶的水域,通航分道分上行通航分道和下行通航分道。
(三)“分隔带(线)”指用以分隔通航分道的带(线)。
(四)“分边通航制”指在航道条件不足以建立通航分道,但仍可满足船舶对驶会让的航段中建立分边航路,规定上行船与下行船互会左舷或右舷的定线措施。
(五)“分边航路”指在实行分边通航制的航段中供船舶沿航道一侧单向行驶的水域,分边航路分上行分边航路和下行分边航路。
(六)“单向通航制”指在航道条件不能满足某些船舶会让的航段中,规定其相互间只能单向行驶的定线措施。
(七)“横驶”指船舶由航道一侧的规定航路驶向另一侧的规定航路。
(八)“横驶区”指供船舶横驶的规定水域。
(九)“小型船舶”指200总吨或220.5千瓦(300马力)及以下,且吃水在2米及以下的船舶,包括由这类船舶拖带组成的船队。
(十)“小型船舶推荐航路”指为小型船舶(队)推荐的上行航路。

第二章 船 舶 航 行
第四条 分道通航制水域内的航行
(一)除本章另有规定外,在实行分道通航制的航段内,上、下行船舶应分别沿附表一规定的上、下行通航分道行驶。
(二)船舶在通航分道内应顺着通航分道中的船舶总流向行驶,并尽可能让开分隔带(线)。
第五条 分边通航制水域内的航行
(一)除本章另有规定外,在实行分边通航制的航段内,上、下行船舶应分别沿附表二规定的上、下行分边航路行驶。
(二)船舶在分边航路内应尽可能靠该航路所在的航道一侧行驶,会遇时应保持适当的安全横距。
第六条 单向通航制水域内的航行
(一)本规则附表三规定的受控制的船舶(队)在实行单向通航制的航段内应单向通过,禁止其相互会让,当上、下行船可能同时通过该水域时,上行船应在规定的等让点或其它安全水域等让。
(二)船舶在通过实行单向通航制的航段前,应在规定的地点和频道使用甚高频无线电话与来船联系。
第七条 横驶
船舶横驶必须在附表一、附表二和附表四规定的“横驶区”范围内进行。
第八条 小型船舶航行
(一)下行时应沿本规则规定的下行通航分道或下行分边航路行驶。
(二)上行时,除沿本规则规定的上行通航分道或上行分边航路行驶外,也可沿附表四规定的小型船舶推荐航路行驶,并尽可能沿航道一侧行驶,同时,白天悬挂“T”字信号旗一面。
(三)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上行船(潮流河段的逆流船)也可选择侧面浮标外侧行驶;但由侧面浮标外侧驶入规定的航路时,不得妨碍沿该航路航行的船舶。
第九条 受吃水限制的海船航行
(一)限于吃水的海船,在江阴鹅鼻嘴以上应沿航道部门公布的“海轮推荐航线”行驶。
(二)吃水超过航道维护水深的非限于吃水的海船,沿本规则规定的上行通航分道或上行分边航路航行确有困难时,可沿“海轮推荐航线”行驶,同时,白天悬挂“D”字信号旗一面,夜间显示紫兰色环照灯一盏。遇有来船时,应及早用甚高频无线电话联系,并发出会船声号,主动采取避让行动。
第十条 穿越
靠离码头、进出锚地、支流和叉河的船舶及横江渡轮,需穿越通航分道或分边航路时,应在无碍沿规定航路行驶的船舶航行安全的情况下,就近进行。

第三章 甚高频无线电话配备与通信
第十一条 甚高频无线电话配备
横江渡轮、100总吨、73.5千瓦(100马力)及以上的机动船舶均须配备甚高频无线电话,纳入长江通信网络。100总吨、73.5千瓦(100马力)以下的机动船舶也应尽量配备。
第十二条 甚高频无线电话通信
配有甚高频无线电话的船舶在航行中,必须在规定的频道上正常守听。在使用甚高频无线电话通信时,应严格遵守通信的有关管理规定。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通航分道与分隔带宽度
上行通航分道、下行通航分道与分隔带的宽度:浏河口至江阴鹅鼻嘴分别为航标标示的航道宽度的2/5、2/5和1/5;江阴鹅鼻嘴至南京燕子矶分别为航标标示的航道宽度的1/3、1/2和1/6;南京燕子矶以上,上、下行通航分道的宽度分别为航标标示的航道宽度的2/5和3/5。
第十四条 航路变更
本规则所定的航路变更由长江港航监督机关发布航行通告。
第十五条 船舶避让
在适用本规则时,凡涉船舶避让原则、避让行动,均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1991)》。
第十六条 附表效力
本规则附表是本规则的组成部分,与规则条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十七条 解释与监督实施
本规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解释,交通部长江港航监督局监督实施。
第十八条 生效
本规则自1995年10月1日起生效。原长江下游有关船舶航行的规定,凡与本规则相抵触的,以本规则为准。
附表一 长江下游分道通航制水域及横驶区
附表二 长江下游分边通航制水域及横驶区
附表三 长江下游单向通航制水域
附表四 长江下游小型船舶推荐航路及横驶区
附表一
长江下游分道通航
----------------------------------------------------------------------------------------------------
| | 左(北)岸(上行通航 | 右(南)岸(下行通航 | |
| 序 |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 备 注 |
| 号 |------------------------------|------------------------------| |----------
| | 起 点 | 止 点 | 止 点 | 起 点 | | 名称 |
|------|--------------|--------------|--------------|--------------|----------------|--------|
| | | | | |吃水4.5米以上| |
| |浏河锚地1 |西新圩过河 |长江1号红 |西新圩过河 | | |
| 1 | | | | |船舶、长度在70| |
| |号浮 |标 |浮 |标正西方向 | | |
| | | | | |米及以上海船航 | |
|------|--------------|--------------|--------------|--------------|行白茆北水道, |--------|
| | | | | |其他船航行白茆 | |
| 2 | | | | |南水道;江轮航 | |
| | | | | |行江阴北槽。 |西新圩 |
|------|--------------|--------------|--------------|--------------|----------------|--------|
| 3 | | | | | | |
|------|--------------|--------------|--------------|--------------|----------------|--------|
| 4 | | | | | |三益桥 |
|------|--------------|--------------|--------------|--------------|----------------|--------|
| | | |落成洲6号 | |尹公洲航段全年 | |
| |三益桥黑浮 |丹徒5号缓 | | | | |
| 5 | | |缓流红浮上 |丹徒红灯船 |为单向通航制水 | |
| |上1000米 |流黑浮 | | | | |
| | | |1000米 | |域,见附表三 | |
|------|--------------|--------------|--------------|--------------|----------------|--------|
| |定易洲1号 |都天庙抛石 | |定易洲4号 | | |
| | | |定易洲1号 | | | |
| 6 |缓流红浮正 |黑浮下500 | |缓流红浮下 | | |
| | | |缓流红浮 | | | |
| |东方向 |米 | |500米 | | |
|------|--------------|--------------|--------------|--------------|----------------|--------|
| 7 | | | | | |都天庙 |
|------|--------------|--------------|--------------|--------------|----------------|--------|
| 8 | | | | | | |
|------|--------------|--------------|--------------|--------------|----------------|--------|
| 9 | | | | | |龙门口 |
------------------------------------------------------------------------------------------------------
制水域及横驶区
------------------------------------------------------------------------------------------------------
| 左(北)岸(下行通航 | 右(南)岸(上行通航 | |
横 驶 区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备 注 |
------------------|------------------------------|------------------------------| |
范 围 | 止 点 | 起 点 | 起 点 | 止 点 | |
------------------|--------------|--------------|--------------|--------------|----------------|
| | | | | |
------------------|--------------|--------------|--------------|--------------|----------------|
西新圩过河标 | | | | | |
及正西方向至 | | | | | |
花鱼套过河灯 | | | | | |
船及正东方向 | | | | | |
------------------|--------------|--------------|--------------|--------------|----------------|
| 花鱼套过河 | | | | |
| | | 花鱼套过河 |落成洲6号 | |
| 灯船正东方 | 三益桥黑浮 | | | |
| | | 灯船 |缓流红浮 | |
| 向 | | | | |
------------------|--------------|--------------|--------------|--------------|----------------|
落成洲6号缓 | | | | | |
流红浮与三益 | | | | | |
桥黑浮连线至 | | | | | |
以上1000米 | | | | | |
------------------|--------------|--------------|--------------|--------------|----------------|
| | | | | |
------------------|--------------|--------------|--------------|--------------|----------------|
| | | | | |
------------------|--------------|--------------|--------------|--------------|----------------|
都天庙抛石黑浮 | | | | | |
与定易洲4号缓 | | | | | |
流红浮连线上下 | | | | | |
各500米 | | | | | |
------------------|--------------|--------------|--------------|--------------|----------------|
| 都天庙抛石 | 仪征下左右 | 定易洲4号 | | |
| | | |龙门口过河 | |
| 黑浮上500| 通航浮下 | 红浮上500| | |
| | | |标下1000米| |
| 米 | 1000米 | 米 | | |
------------------|--------------|--------------|--------------|--------------|----------------|
龙门口过河标 | | | | | |
与仪征下左右 | | | | | |
通航浮连线上 | | | | | |
下各1000米 | | | | | |
------------------------------------------------------------------------------------------------------
----------------------------------------------------------------------------------------------------
| | 左(北)岸(上行通航 | 右(南)岸(下行通航 | |
| 序 |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 备 注 |
| 号 |------------------------------|------------------------------| |----------
| | 起 点 | 止 点 | 止 点 | 起 点 | | 名称 |
|------|--------------|--------------|--------------|--------------|----------------|--------|
| |仪征下左右 |世业洲3号 | | | | |
| | | |龙门口过河 |高资红浮下 | | |
| 10|通航浮上 |缓流黑浮下 | | | | |
| | | |标上1000米|500米 | | |
| |1000米 |500米 | | | | |
|------|--------------|--------------|--------------|--------------|----------------|--------|
| 11| | | | | |世业洲 |
|------|--------------|--------------|--------------|--------------|----------------|--------|
| 12| | | | | | |
|------|--------------|--------------|--------------|--------------|----------------|--------|
| 13| | | | | |张子港 |
|------|--------------|--------------|--------------|--------------|----------------|--------|
| |仪化锚地2 | |三江口右岸 |乌龙庙南下 | | |
| | |太平圩过河 | | | | |
| 14|号浮上1000| |河口上1000|电牌下1000| | |
| | |标下1000米| | | | |
| |米 | |米 |米 | | |
|------|--------------|--------------|--------------|--------------|----------------|--------|
| 15| | | | | |太平圩 |
|------|--------------|--------------|--------------|--------------|----------------|--------|
| 16| | | | | | |
|------|--------------|--------------|--------------|--------------|----------------|--------|
| 17| | | | | |上元门 |
|------|--------------|--------------|--------------|--------------|----------------|--------|
| |西方角左右 | |白云石矿码 | |通过南京长江大 | |
| | |浦口404船 | |九袱洲2号 | | |
| 18|通航浮上 | |头上沿上 | |桥水域时应遵守 | |
| | |坞下沿 | |缓流红浮 | | |
| |1000米 | |1000米 | |大桥规定 | |
------------------------------------------------------------------------------------------------------
续上表
------------------------------------------------------------------------------------------------------
| 左(北)岸(下行通航 | 右(南)岸(上行通航 | |
横 驶 区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备 注 |
------------------|------------------------------|------------------------------| |
范 围 | 止 点 | 起 点 | 起 点 | 止 点 | |
------------------|--------------|--------------|--------------|--------------|----------------|
| | | | | |
------------------|--------------|--------------|--------------|--------------|----------------|
世业洲3号缓 | | | | | |
流黑浮与高资 | | | | | |
红浮连线上下 | | | | | |
各500米 | | | | | |
------------------|--------------|--------------|--------------|--------------|----------------|
| 世业洲3号 | | | | |
| | 仪化锚地2 | 高资红浮上 |三江口右岸 | |
| 缓流黑浮上 | | | | |
| | 号浮 | 500米 |河口 | |
| 500米 | | | | |
------------------|--------------|--------------|--------------|--------------|----------------|
三江口右岸河 | | | | | |
口(张子港过河 | | | | | |
标上)与仪化锚 | | | | | |
地2号浮连线 | | | | | |
至以上1000米 | | | | | |
------------------|--------------|--------------|--------------|--------------|----------------|
| | | | | |
------------------|--------------|--------------|--------------|--------------|----------------|
太平圩过河标 | | | | | |
与乌龙庙南下 | | | | | |
电牌连线至以 | | | | | |
下1000米 | | | | | |
------------------|--------------|--------------|--------------|--------------|----------------|
| | | | | |
| 太平圩过河 | 西方角左右 | 乌龙庙南下 |白云石矿码 | |
| 标 | 通航浮 | 电牌 |头上沿 | |
| | | | | |
------------------|--------------|--------------|--------------|--------------|----------------|
白云石矿码头上 | | | | | |
沿与西方角左右 | | | | | |
通航浮连线至以 | | | | | |
上1000米 | | | | | |
------------------|--------------|--------------|--------------|--------------|----------------|
| | | | | |
------------------------------------------------------------------------------------------------------
----------------------------------------------------------------------------------------------------
| | 左(北)岸(上行通航 | 右(南)岸(下行通航 | |
| 序 |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 备 注 |
| 号 |------------------------------|------------------------------| |----------
| | 起 点 | 止 点 | 止 点 | 起 点 | | 名称 |
|------|--------------|--------------|--------------|--------------|----------------|--------|
| 19| | | | | | 浦口 |
|------|--------------|--------------|--------------|--------------|----------------|--------|
| 20| | | | | | |
|------|--------------|--------------|--------------|--------------|----------------|--------|
| 21| | | | | |西华山 |
|------|--------------|--------------|--------------|--------------|----------------|--------|
| | |朱家桥大件 | | | | |
| |曹姑洲过河 | |西华山下红 |朱家桥大件 | | |
| 22| |码头下沿正 | | | | |
| |标上500米 | |浮上500米 |码头下沿 | | |
| | |西方向 | | | | |
|------|--------------|--------------|--------------|--------------|----------------|--------|
| 23| | | | | |曹姑洲 |
|------|--------------|--------------|--------------|--------------|----------------|--------|
| 24| | | | | | |
|------|--------------|--------------|--------------|--------------|----------------|--------|
| 25| | | | | |弋矶山 |
|------|--------------|--------------|--------------|--------------|----------------|--------|
| |二坝客运码 | | | | | |
| 26| |姣矶上白浮 |弋矶山山嘴 |双港过河标 | | |
| |头下沿 | | | | | |
|------|--------------|--------------|--------------|--------------|----------------|--------|
| 27| | | | | |山西嘴 |
------------------------------------------------------------------------------------------------------
续上表
------------------------------------------------------------------------------------------------------
| 左(北)岸(下行通航 | 右(南)岸(上行通航 | |
横 驶 区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备 注 |
------------------|------------------------------|------------------------------| |
范 围 | 止 点 | 起 点 | 起 点 | 止 点 | |
------------------|--------------|--------------|--------------|--------------|----------------|
浦口404船坞 | | | | | |
| | | | |其中,汉口 |
下沿与九袱洲 | | | | | |
| | | | |水位4米 |
2号缓流红浮 | | | | | |
| | | | |以下时,黄 |
连线至以上 | | | | | |
| | | | |洲新滩航 |
1000米 | | | | | |
------------------|--------------|--------------|--------------|--------------|段为单向 |
|浦口404船 | | 九袱洲2号 | |通航制水 |
| |曹姑洲过河 | |西华山下红 |域,见附表 |
|坞下沿上 | | 缓流红浮上 | |三。 |
| |标下500米 | |浮下500米 | |
|1000米 | |1000米 | | |
------------------|--------------|--------------|--------------|--------------|----------------|
西华山红浮与 | | | | | |
曹姑洲过河标 | | | | | |
连线上下各 | | | | | |
500米 | | | | | |
------------------|--------------|--------------|--------------|--------------|----------------|
| | | | | |
------------------|--------------|--------------|--------------|--------------|----------------|
朱家桥大件码 | | | | | |
头下沿及正西 | | | | | |
方向至朱家桥 | | | | | |
过河标及正西 | | | | | |
方向 | | | | | |
------------------|--------------|--------------|--------------|--------------|----------------|
| |二坝客运头 | | | |
|朱家桥过河 | |朱家桥过河 |弋矶山山嘴 | |
| |下沿下1000| | | |
|标正西方向 | |标 |下1000米 | |
| |米 | | | |
------------------|--------------|--------------|--------------|--------------|----------------|
弋矶山山嘴与 | | | | | |
二坝客运码头 | | | | | |
下沿连线至以 | | | | | |
下1000米 | | | | | |
------------------|--------------|--------------|--------------|--------------|----------------|
| | | | | |
------------------|--------------|--------------|--------------|--------------|----------------|
姣矶上白浮与 | | | | | |
双港过河标连 | | | | | |
线至以上2000 | | | | | |
米 | | | | | |
------------------------------------------------------------------------------------------------------
----------------------------------------------------------------------------------------------------
| | 左(北)岸(上行通航 | 右(南)岸(下行通航 | |
| 序 |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 备 注 |
| 号 |------------------------------|------------------------------| |----------
| | 起 点 | 止 点 | 止 点 | 起 点 | | 名称 |
|------|--------------|--------------|--------------|--------------|----------------|--------|
| 28| | | | | | |
|------|--------------|--------------|--------------|--------------|----------------|--------|
| 29| | | | | | 茅山 |
|------|--------------|--------------|--------------|--------------|----------------|--------|
| | | | | |汉口水位4米以 | |
| |黑南2号白 |黑南4号白 | |黑南2号红 |下时,为分边通 | |
| 30| | |茅山红浮 | | | |
| |浮 |浮下1000米| |浮下1000米|航制水域,见附 | |
| | | | | |表二 | |
|------|--------------|--------------|--------------|--------------|----------------|--------|
| 31| | | | | |黑沙洲 |
|------|--------------|--------------|--------------|--------------|----------------|--------|
| 32| | | | | | |
|------|--------------|--------------|--------------|--------------|----------------|--------|
| 33| | | | | |板子矶 |
|------|--------------|--------------|--------------|--------------|----------------|--------|
| | |太阳洲尾过 | | | | |
| |万家滩过河 | |板子矶罐形 |太阳洲1号 | | |
| 34| |河标下1000| | | | |
| |标 | |岸标 |缓流红浮 | | |
| | |米 | | | | |
|------|--------------|--------------|--------------|--------------|----------------|--------|
| 35| | | | | |太阳洲 |
|------|--------------|--------------|--------------|--------------|----------------|--------|
| 36| | | | | | |
------------------------------------------------------------------------------------------------------
续上表
------------------------------------------------------------------------------------------------------
| 左(北)岸(下行通航 | 右(南)岸(上行通航 | |
横 驶 区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备 注 |
------------------|------------------------------|------------------------------| |
范 围 | 止 点 | 起 点 | 起 点 | 止 点 | |
------------------|--------------|--------------|--------------|--------------|----------------|
| | | | | |
|姣矶上白浮 |黑南2号白 |双港过河标 |茅山红浮下 | |
|上2000米 |浮下1000米|上2000米 |1000米 | |
| | | | | |
------------------|--------------|--------------|--------------|--------------|----------------|
茅山红浮与黑 | | | | | |
南2号白浮连 | | | | | |
线至以下1000 | | | | | |
米 | | | | | |
------------------|--------------|--------------|--------------|--------------|----------------|
| | | | | |
------------------|--------------|--------------|--------------|--------------|----------------|
黑南4号白浮 | | | | | |
与黑南2号红 | | | | | |
浮连线至以下 | | | | | |
1000米 | | | | | |
------------------|--------------|--------------|--------------|--------------|----------------|
| | | | |汉口水位4 |
| | | |板子矶罐形 |米以下时为 |
| |万家滩过河 |黑南2号红 | | |
|黑南4白浮 | | |岸标下1000|分边通航制 |
| |标下1000米|浮 | | |
| | | |米 |水域,见附 |
| | | | |表二 |
------------------|--------------|--------------|--------------|--------------|----------------|
板子矶罐形岸 | | | | | |
标与万家滩过 | | | | | |
河标连线至以 | | | | | |
下1000米 | | | | | |
------------------|--------------|--------------|--------------|--------------|----------------|
| | | | | |
------------------|--------------|--------------|--------------|--------------|----------------|
太阳洲尾过河 | | | | | |
标与太阳洲1 | | | | | |
号缓流红浮上 | | | | | |
1000米连线至 | | | | | |
以下1000米 | | | | | |
------------------|--------------|--------------|--------------|--------------|----------------|
| |红杨树2号 |太阳洲1号 | | |
|太阳洲尾过 | | |成德洲红灯 | |
| |白浮下500 |缓流红浮上 | | |
|河标 | | |船下500米 | |
| |米 |1000米 | | |
------------------------------------------------------------------------------------------------------
----------------------------------------------------------------------------------------------------
| | 左(北)岸(上行通航 | 右(南)岸(下行通航 | |
| 序 |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 备 注 |
| 号 |------------------------------|------------------------------| |----------
| | 起 点 | 止 点 | 止 点 | 起 点 | | 名称 |
|------|--------------|--------------|--------------|--------------|----------------|--------|
| 37| | | | | |成德洲 |
|------|--------------|--------------|--------------|--------------|----------------|--------|
| |红杨树2号 | | | |通过铜陵长江大 | |
| | |崇文洲4号 |成德洲红灯 |贵边中港1 | | |
| 38|缓流白浮上 | | | |桥水域时应遵守 | |
| | |白浮 |船上500米 |号红浮 | | |
| |500米 | | | |大桥规定 | |
|------|--------------|--------------|--------------|--------------|----------------|--------|
| 39| | | | | |崇文洲 |
|------|--------------|--------------|--------------|--------------|----------------|--------|
| 40| | | | | | |
|------|--------------|--------------|--------------|--------------|----------------|--------|
| 41| | | | | |氽水洲 |
|------|--------------|--------------|--------------|--------------|----------------|--------|
| | | | | |其中,太子矶东 | |
| | | |贵池中港3 | |港开放时(见航 | |
| |马船沟白灯 |钱江嘴过河 | |安庆1号缓 | | |
| 42| | |号红浮上 | |行通告),太子矶| |
| |船上1000米|标 | |流红浮 | | |
| | | |1000米 | |航段为单向通航 | |
| | | | | |制水域见附表三 | |
|------|--------------|--------------|--------------|--------------|----------------|--------|
| 43| | | | | |钱江嘴 |
|------|--------------|--------------|--------------|--------------|----------------|--------|
| 44| | | | | | |
|------|--------------|--------------|--------------|--------------|----------------|--------|
| 45| | | | | |仁家墩 |
------------------------------------------------------------------------------------------------------
续上表
------------------------------------------------------------------------------------------------------
| 左(北)岸(下行通航 | 右(南)岸(上行通航 | |
横 驶 区 | | | |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分道在此岸一侧) | |
| | | 备 注 |
------------------|------------------------------|------------------------------| |
范 围 | 止 点 | 起 点 | 起 点 | 止 点 | |
------------------|--------------|--------------|--------------|--------------|----------------|
成德洲红灯船 | | | | | |
与红杨树2号 | | | | | |
缓流白浮连线 | | | | | |
上下各500米 | | | | | |
------------------|--------------|--------------|--------------|--------------|----------------|
| | | | | |
------------------|--------------|--------------|--------------|--------------|----------------|
崇文洲4号白 | | | | | |
浮与贵池中港 | | | | | |
1号红浮连线 | | | | | |
至以上1000米 | | | | | |
------------------|--------------|--------------|--------------|--------------|----------------|
|崇文洲4号 | |贵池中港1 | | |
| |马船沟白灯 | |贵池中港3 | |
|缓流白浮上 | |号红浮上 | | |
| |船 | |号红浮 | |
|1000米 | |1000米 | | |
------------------|--------------|--------------|--------------|--------------|----------------|
贵池中港3号 | | | | | |
红浮与马船沟 | | | | | |
白灯船连线至 | | | | | |
以上1000米 | | | | | |
------------------|--------------|--------------|--------------|--------------|----------------|
| | | |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鞍山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


鞍山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鞍山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 1996年10月8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我市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特种设备是指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爆炸、燃烧、中毒危险和容易引起人身伤亡的设备及设施。本规定适用范围如下:
(一)锅炉(含常压锅炉);
(二)压力容器(含各类罐车、气瓶、氧舱);
(三)压力管道(含可燃、有毒介质长输管道、公用管道,热力管道,进口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气体、液化气体的管道或输送介质为甲、乙类火灾危险物质、有毒或腐蚀性液体的工业管道);
(四)起重机械(含电梯、扶梯、索道、塔吊、汽车吊、升降机等);
(五)厂内机动车辆(叉车、电瓶车、矿山翻斗车、挖掘机、推土机、摊铺机、有轨机车等);
(六)大型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含大型滑行车、小型滑车、单轨车、儿童火车、旋转运动、小赛车以及水上娱乐设施等);
(七)高层建筑、工矿厂房、烟囱及易燃易爆场所等的防雷装置;
(八)其它容易引起人身伤害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 凡在鞍山地区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本规定。
第四条 鞍山市劳动局负责对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和安全监察。消防、环保、城建、公用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各企事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企事业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进行管理,各企事业应对本单位内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负责。

第二章 综合管理
第五条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仪表、零部件等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单位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方可承担或承揽业务,并接受鞍山市劳动部门的年度审查。
设计单位应对其所设计的特种设备产品以及锅炉房、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易燃的压力管道的安全性能负责,并按照有关规定,送交相应级别的劳动部门审查盖章后方可付诸实施。
第六条 制造单位应对其所制造的特种设备产品以及安全附件、保护装置、仪表、零部件等的安全质量负责。并按照国家的规定、标准,经具有相应检验资格的专业检验单位监检合格后方可出厂。外地销往本市的特种设备产品,按国家规定需经监检的,必须具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委托的检验单位出具的监检证明,方可进入市区使用。
凡经销特种设备的产品以及安全附件、保护装置、仪表、阀门、零部件的单位、个人,均需征得市劳动局同意后,有关部门方可办理其它手续。
第七条 特种设备在安装、修理之前,其安装、修理单位必须持有关技术资料到当地劳动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施工。并按照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检验资格的专业检验单位监检合格后,再交付使用。
第八条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新产品、新材料,必须经过试制和鉴定,方可批量生产。新产品鉴定,必须有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人员参加。
第九条 对新建的液化气站、乙炔厂、氧气厂、冷冻库等易燃、易爆场所,须经鞍山市劳动、消防部门审查,取得许可证后,方可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第十条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的单位,其设计人员、校对审核人员、电焊工、无损探伤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砌筑专业人员、电气、机械安装、修理人员等专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劳动部门颁发的证书,方可操作。
第十一条 进出口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现行有关规定、标准的要求。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二条 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个人必须到当地劳动部门注册登记,取得准用证后,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数量及其安全性能的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熟悉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其专业人员应经市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任职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和运行记录制度。
第十四条 使用单位或个人,应根据规定的检验期限,向检验单位申请定期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凡超期未检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五条 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如锅炉司炉工、焊工、起重工、电工、水质化验员、制冷工、液化气站充装工、槽车驾驶员、押运员、电梯操作工、企业内车辆驾驶员、大型游艺机操作工等,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才能独立操作。
第十六条 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损坏严重,难以保证安全运行而又无修理价值时,应由本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经技术鉴定后,由当地劳动部门批准报废处理,交回准用证后方可核销其固定资产。其报废的锅炉、压力容器、钢瓶、起重机械等设备,必须由当地劳动部门指定的单位统一处理。

第四章 安全监察
第十七条 鞍山市劳动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负责全地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第十八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规、规章,督促检查有关单位贯彻执行。
(二)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规章,审查或参与制定有关特种设备的规程、标准和技术方案、图纸等。
(三)对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处理、改造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特种设备的隐患进行检查、评估和整治。
(四)对违反本规定或不符和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意见书》,责令限期改正;责令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停止运行。
(五)组织或参加特种设备的事故调查,依照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
(六)对检验单位的检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七)负责本地区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发证工作。
(八)协调和仲裁与特种设备安全有关的争议问题。
第十九条 市、县(市)区劳动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凭其证件,有权进入有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调查、询问;有关单位或个人应如实报告情况,不得阻拦。
第二十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必须正确行使职权,不得玩忽职守。否则,根据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检验单位
第二十一条 从事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单位,应取得省劳动厅检验资格证书,方可进行检验。
第二十二条 鞍山市锅炉检验研究所和鞍山市劳动保护监测技术研究所,受市劳动行政部门的委托,对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修理、改造进行监督检验;对自检单位的在用特种设备的检验结果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小于应检数的百分之十五。
第二十三条 检验单位和检验员对其所出具检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被检单位或个人,应按省劳动、物价部门确定的标准缴费。
第二十四条 受检单位对检验结论有争议的,可提请上一级劳动监察机构仲裁。检验单位必须接受劳动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受鞍山市劳动部门委托,市级检验单位可对县(市)级检验单位或企业自检单位进行技术指导。

第六章 事故处理
第二十五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应按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事故调查报告办法》的要求,凡发生爆炸、燃烧、倒塌、坠落、翻车、开焊、鼓疤等重大设备事故以及发生人身伤亡或中毒事故的,要全力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同时立即报告当地劳动部门,并保护事故现场,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其它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参照《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事故调查报告办法》的要求办理。
第二十六条 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如发生设备重大事故或发生重伤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应由使用单位和企业主管部门组织,并有当地劳动部门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经过、原因、责任和今后整改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并于一个月内以《报告办法》的格式,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后,送当地劳动部门。劳动部门依法对事故进行批复结案。
第二十七条 特种设备事故涉及人身伤亡的,按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辽宁省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条例》、《鞍山市贯彻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办法》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及统计结案。

第七章 罚 则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当地劳动部门按照《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予以处罚;对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按有关条款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特种设备、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规定造成职工急性中毒或伤亡事故的,应责令制定整改措施,并可处以每中毒或重伤或死亡一人一万元以下罚款;对隐瞒、拖延不报或谎报事故的,以及故意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的,应责令改正,并可处以每人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予以责令停产整顿。
(三)无证使用特种设备、设施的,或不进行定期检验或超期未检的,责令停止运行或查封设备,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特种设备和设施存在隐患,应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责令其停止运行,收回使用证,并可处以每台一万元以下罚款。
(五)无资格证而承担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检验的,安装、修理特种设备前不办理申请手续而施工的,新制造、安装、大修的特种设备未经监检即出厂投入运行的,责令停止施工和运行,并可处以每台五千元以下罚款。
(六)特种设备的操作、检验、维修、探伤、焊接等人员无证上岗的;应责令其停止操作,并可处以每人一千元以下罚款。
(七)具有数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的,分别处罚,合并执行,不能合并执行的从重处罚。
(八)对无理阻挠监察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或者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受罚单位或个人在接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处罚通知书后,在十五日内交付违章款。受罚单位或个人对处罚不服的,可向作出处罚单位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